Q:創業初期,您是否因外界的期待而背負壓力?該如何面對這段過渡期?
我並沒有考慮會賺多少錢、生意好壞這類的問題,我只是盡最大的努力做甜點,希望符合在地人口味。「基本做好,從心開始。」只有自己和家人愛吃的產品,才能放心呈現給顧客。有些顧客成了我的朋友,也有顧客和我的理念背道而馳。遇到這種狀況時,我會默默遵守七三原則,假如十個客人來,有七個喜歡我的產品就夠了。好不好吃因人而異,做生意本來就有好評壞評。
Q:請問店內的裝潢有什麼特殊的涵意嗎?
我並沒有做太多的裝潢,古厝本來就頗有韻味。我從小就生活在這裡,在我爺爺那個時代,這裡是製作糕餅的地點,所以有傳承的意味。我想帶給客人「家」的感覺,來到這裡就像到親朋好友家作客。
Q:相較於其他連鎖店有品牌加持,身為一間獨立店面該如何面對淡季?
愜意的產品與連鎖店有不少差異,市面上的產品大多來自中央廚房,但只有愜意能產出愜意專屬的甜點。技法與製程也不同,所以具備「獨特性」能讓我們克服淡季。食品業都會有淡季與旺季,虧損時只能用旺季來補足。店總是要經營下去,不能因為某個月分生意差就收工不做。遇到困難是一定的,但是只要堅持下去、加上巧思、不斷開發新產品,就能吸引顧客目光。
Q:請您給未來想創業的青年們一些建議。
未來想創業的年輕人,一定要清楚了解自己的領域,還要十分熱愛它。成為「職人」,對你的職業付出,才能得到回饋。
Q:您自小學習中式甜點,高職又選讀電子科,是什麼契機讓您選擇讀高餐,從而改做西式甜點?
從我阿公世代開始,家中就以製作糕餅為業,所以我從小就在家中幫忙,犧牲了玩樂的時間,因此心生排斥。高中時我決定轉換跑道,卻發現對電子沒有半點熱忱。我捫心自問:「我真的滿意現狀嗎?真的不喜歡餐飲嗎?」於是,我在高三那年決定重回餐飲界。
本來我想學習中餐,畢竟「民以食為天」,當廚師肯定不會餓死自己。當時,高雄餐旅大學的烘焙班還有名額,抱持著嘗試的心態便填了志願,最終我也錄取了。誤打誤撞的同時,我放棄了志願役,就此踏上學習烘焙這條路。
Q:對於有些顧客將愜意當作網美店有什麼想法?
顧客願意來消費,代表這裡有東西吸引他們。不管是花磚牆、氛圍、蛋糕或服務,只要有一點能吸引客人上門,為沙美帶來人潮就符合我的初衷了。很多人問我「為什麼不選擇在相對繁華的金城開店?」在金城開店,生意可能會好很多。但我希望將第一家店設立於我的家鄉,以此為根本、慢慢延伸出去,讓客人來到沙美,發現它的美。這裡有榮湖、高粱,和太武山伴著成熟麥穗的美景。
Q:請問您對於愜意的未來有什麼規劃?
未來的事情很難下定論,世界一直在變,我的想法與計畫也隨時會變。我能做的就是把基本做好,把產品做好,如果未來某天市場擴大了,我們可能會擴廠、增加營業據點等等,這些是可以展望的。不過我一直很想和金大食品系進行產學合作的交流,如果能研發出獨特的原料加入食品中,都是十分樂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