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:是什麼契機讓您們接觸3D列印?
文權是室內設計師,因為客戶得感受到完工後的樣子,所以3D繪圖十分重要,讓顧客有身歷其境的效果。芝綾是飾品設計師,在設計飾品的過程中,3D圖可以展現成品的樣貌,並運用在更改戒圍或是手圍尺寸。有鑑於3D列印的運用在本島已普及化,但離島仍缺乏資訊學習管道。於是,我們展開了3D列印推廣之路,想增進大家數位設計的能力,一起製作屬於金門的文創商品。
Q:在發展過中有遇到什麼有趣的小故事呢?
過去一年來,金門出現了許多文創或青創市集,藉由擺攤的機會,我們認識了一些做傳統工藝的業餘人士,也受到了3D列印的委託,幫助他們結合傳統與科技。對我們而言,這是一種意想不到的創意交流,也是非常有趣的創作互動。其實,在創作商品的過程也受到一些挫折,在地市場無法立即接受手工製作或創意設計的商品,但我們希望能夠慢慢推動,讓在地市場有所成長。
Q:請問您們有打算向外發展嗎?
我們利用數位製造打樣設計的商品─四色牌造型醬料碟已開始展售。目標市場會放在台灣或是其他國家,用產品向金門以外的地區擴大。內需的金門市場也會以金門文化與創意元素做發想,開發適合的產品,此外,我們正在推廣數位自造,希望開發更多金門特色的商品。若金門有大量的創意產品,希望能做出類似微笑MIT標章,就能有金門出品的優質產品認證機制,建立值得信賴的金門精品。
Q:一開始在金門發展3D列印時,有遇到什麼阻礙嗎?
有些人會因為不懂這項科技感到畏懼,他們認為3D列印很難。這是我們推動數位自造必須克服的阻礙。必須讓民眾願意嘗試了解,3D列印不過是運用一台機器,將畫好的3D圖檔輸出變成我們想要的東西。讓沒接觸過3D列印的人們,更願意親近這項技術,甚至運用科技與傳統工藝結合,創造出屬於自己產品的價值,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目標。
Q:您的產品之一是金門電話亭手機架,請問您還有計畫融入更多的金門元素到產品中嗎?
目前已推出與金門的建築有關的產品,例如:八達樓子、閩式建築盆器、四色牌造型醬料碟。我們也嘗試透過不同的數位製造技術,做出不同風格的產品。例如:雷射雕刻製做的鱟尺吊飾等等。希望打開年輕市場的同時,保留地方元素與意涵,讓大家能重視在地的生態、文化議題。
Q:請分享一些建議給想創業的青年們。
說到真正的創業,我們也還在路上,但堅持每個想要前進的目標非常重要。若過度注重在收益上,沒有方向或這件事帶給你意義,遇到困難或質疑時,很難堅持下去。當然,創業並沒有限定在哪裡才能做,而是要思考主要目的,還要找到「你喜愛某項事物的核心」。因此,反覆與自己對話是很重要的,問問自己「選擇開創事業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嗎?」